逸品画家王宏江
在传统的中国画评论中,有所谓“逸品”,指绘画作品体现出精神上的超越或者技法上的突破。其中的精神超越,往往是指个体上的超越,从艺术的本质而言,无疑是把握了一个重要方面,然而艺术本质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,那就是群体精神的弘扬。在艺术功能多元化的时代,这两种艺术精神都需要表现。但在更需要张扬群体精神以挽救危亡、改革社会的时代,比如在20世纪的特殊历史条件下,群体精神的弘扬就变得尤为重要,逸品画家自然会被边缘化。王宏江便是一位逸品画家,但他非但没有被大众群体所遗忘,反倒赢得了更多人的关注。他积极地在被边缘化的大局面下寻找自我突围,以别具一格的画风屹立在了中国画坛,创造了逸品画家的奇迹。
山东是孔孟之乡,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绘画传统,国画风尚异常活跃。这里画家辈出,画作叠现,成了众多美术史论家研究中国画的切入点。王宏江深深地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,开阔了艺术的视野,以高瞻远瞩的魄力继承并创新了中国画。
当今中国画坛,艺术家层出不穷,艺术作品屡见不鲜,但是,众多的艺术作品却都是千篇一律,毫无生机,长此以往,中国画必将走向穷途末路。直至当我仔细阅读了王宏江的作品,我又重新看到了中国画的前途和希望。初读他的作品,让我眼前为之一亮,仔细深入,里面的细枝末节彻底震撼了我。其作品既有中西合璧之貌,又有古今融合之势,既能体现出高超的技法,又能彰显出超越的精神,继承中有创新,创新中有突破,风格独特,标新立异。实属逸品画家中的上成,确实是近代中国画坛不可多得的一位画家。我想,这样一位画家出版画集,对了解百年来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是非常有意义的。
很多传统画家都是先师古人,后师造化,再广泛游历,以古法写生,创造自己的面目,王宏江也从学习古法入手,但他不拘泥于刻板的真实,也不受法度的约束,而是在本质的意义上理解气韵的生动,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。
王宏江的艺术,在20世纪特别是50年代以来代表了继承文人画传统的个体需要的延伸,他的另类经验也启发了创作界和理论界的全局性思考。他发展泼墨晕染的成就,在21世纪人与自然和谐及艺术个性化方面受到重视的情况下,其启示意义是不言自明的,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。相信王宏江作为一个个体,将会成为群体研究的典型,他将会丰富我们的思想,有益于在新的世纪格局中传承发扬中国画的独特光辉。
薛永年
(薛永年 著名美术史学家,美术评论家,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会员书画碑帖组召集人,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、理论委员会副主任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。)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
